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宁夏日报周刊 -> 宁夏故事
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】
一本共享幸福的家庭相册
2024-05-20 07:30:59   
2024-05-20 07:30:59    来源:宁夏日报

  在银川市西夏区文昌路街道共享社区居民王菊茹家里,有几本珍藏的家庭相册。5月18日,王菊茹摊开厚厚的相册,将自己和各族儿女们相处多年的点滴记录娓娓道来。

  “这是蒙古族小伙子巴特尔,放假了来家里吃饭。”“这是我们带着几个孩子去影视城游玩……”每一张照片,王菊茹都记忆犹新。“我孙女‘小糖果’1岁多时,孩子们就来家里了。”王菊茹笑着说,现在孙女10岁了,早就把这些哥哥姐姐当成了自家人。

  2015年5月,共享社区与北方民族大学搭建“结亲互助”平台,鼓励社区家庭与北方民族大学的学生结对搭建起结亲互助平台。

  王菊茹第一个报了名。被孩子们称为“美食姥姥”的王菊茹,有一手好厨艺。为了和结亲学生快速熟悉,她和老伴纪忠武主动邀请大家到家中做客。很快,大家不但被她的厨艺征服,更被她的热情所感染,称她为“干妈”。

  “孩子们,回家吃饭啦!”“干妈,我想吃凉皮。”每逢周末、节假日,王菊茹在“民族情一家亲”群里吆喝一声,大家纷纷“冒泡”。第二天一大早,王菊茹和老伴早早出门去菜市场采购,做一大桌子可口的饭菜,和学生们边吃边聊。闲暇时,她和老伴还带着大家去游览周边的风景名胜,参观青少年教育基地等,在游玩中增进感情、了解宁夏。

  从最早的结亲学生蒙古族小伙子巴特尔开始,9年多来,家庭相册的合影里,多了维吾尔族姑娘夏依达、柯尔克孜族姑娘古丽巴努尔、土家族姑娘高雅、壮族姑娘覃纯、哈萨克族小伙子宏德孜……

  学业上有了进步,第一时间告诉干妈喜讯;处了对象,带来跟干妈见面……多年来,王菊茹和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。

  当巴特尔和古丽巴努尔大学毕业返回家乡时,在火车站紧紧拥抱“干妈”王菊茹。“永远忘不了干妈为我们所做的一切。”“我们一定会回来看您的。”他们依依不舍地说。令王菊茹感动的是,这些年间,孩子们还带着自己的家人来看望她。

  顺着王菊茹手指的方向,记者看到了三张灿烂微笑的脸庞。“这是夏依达的妹妹,在北京上大学,放假了姐妹俩特意回来看我。”

  一次,夏依达突然头疼呕吐,影响上课学习。接到电话后,王菊茹和老伴急忙开车去学校,送她去医院检查、治疗。回家后,王菊茹为夏依达做了合口的饭菜,悉心照料。

  康复后,夏依达的母亲才得知这一情况,“孩子真幸运,是你们让她在千里之外的宁夏有了一个家。”夏依达的母亲在电话里感动地说。

  在孩子们的牵线下,夏依达的母亲、巴特尔的母亲、覃纯的母亲等学生家人纷纷加入“民族情一家亲”微信群,几个相隔千里的家庭,心与心没有距离。

  相册最后一页,一张张手写的“未完待续”小贴纸,预告着这本家庭相册将会持续更新和扩充下去。

  共享社区党委副书记汤瑜介绍,社区已有18个家庭与25名来自各民族的学生结亲,今年还将有5名学生与共享社区居民结对,共享团圆,共享幸福。(见习记者 何娟亮)

【编辑】:王小梅
【责任编辑】:杨洲
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-2018 NXNEW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:750001 新闻热线:0951-5029811 传真:0951-5029812  合作洽谈:0951-6031787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: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2908244号
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:(署)网出证(宁)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
工信部ICP备案编号: 宁ICP备10000675号-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宁B2-20060004
法律顾问: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:13369511100,15109519190